縱觀整個棕剛玉行業,目前中國棕剛玉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已經跌到工業行業的倒數第一,并在產能不斷擴大的同時,利潤有進一步下滑的態勢。據卓創數據跟蹤,2004-2012年,僅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的2009年1-5月份棕剛玉行業出現了虧損,其余時段,在2005年達到了峰值 8.73%。但就近兩年來看,隨著粗鋼年產量突破7億噸,調坯小廠和非調坯小廠的陸續建立,逐步將鋼材供給量推向最大化,但同時下游需求也趨于飽和,這樣,在供需雙方趨于平衡又偏向買方市場的情況下,行業利潤頻頻出現負數,即使盈利,也難以超過1%,虧損最多時低達-1.23%。
據中國棕剛玉工業協會統計,5月份,大中型棕剛玉廠家實現銷售收入3166.55億元,比4月份(環比,下同)下降0.53%;實現利稅95.81億元,環比提高24.76%;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8.47億元,環比增長1.32倍;虧損企業為15戶,環比減少3戶,虧損面17.05%;虧損額為13.47億元,環比減虧21.37%。
而今年上半年,棕剛玉價格平均利潤也直線下滑,原1月份的6%下降至目前的5.1%。中國棕剛玉工業協會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其會員棕剛玉企業實現利潤22.67億元,平均銷售利潤率僅0.13%,為全國工業行業最低。由于6月鋼價繼續下跌,會員棕剛玉企業6月合計虧損6.99億元人民幣,今年首次出現虧損。從利潤構成情況看,棕剛玉主業仍然虧損。上半年實現利潤22.67億元中包括投資收益43.21億元、營業外收支凈額38.8億元,扣除這些因素,棕剛玉主業仍然有較大虧損。
1-5月份,大中型棕剛玉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5036.08億元,同比增長0.95%;實現利稅320.07億元,同比下降6.32%;實現利潤17.54億元,同比下降46.55%,首次實現扭虧;虧損企業為26戶,同比減少9戶,虧損面29.55%;虧損額為89.31億元,同比減虧3.84%;銷售利潤率為0.12%,同比下降0.10個百分點。
中國棕剛玉業,充斥著虧損、微利、危機、困境等等諸如此類的詞語。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,如今看來顯得有些萎靡不振。自去年年底以來,煉鋼原燃料又掀起一波驚人漲勢,而鋼價的漲幅卻遠不及礦價,令不少有所盈利的鋼企重回虧損。
對于下半年的鋼市,我們預計鋼價波動運行,在終端需求轉暖的時期會出現階段性反彈,總體仍處于震蕩調整期,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:
1.下半年宏觀經濟或延續穩中緩降的態勢
為促進結構調整,依靠創新推動中國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,政府下半年不大可能推出強刺激政策,仍將實施定向調控,對產能過剩行業及房地產行業加強信貸管理,加大對小微企業、棚戶改造、高科技產業等金融支持,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,并繼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,充分調動社會及民間資本。由于供求關系逆轉、銀行收緊個人商業用房貸款,房地產調整還將面臨較長時間,下半年投資增速還將下滑。
而土地財政收縮及房地產稅收放緩,也影響到了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。不過,我國就業穩定,居民收入增速回升,預計下半年消費需求保持穩定增長。2014年上半年發達經濟體持續復蘇,新興經濟體在經歷年初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引發的金融動蕩后,經濟形勢趨于穩定,我國出口環境有所改善,下半年有望保持回升態勢。綜合來看,消費將基本穩定,出口略有好轉,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繼續減慢,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仍會延續穩中緩降的態勢。
2.產能過剩仍待化解,鋼企主動減產意愿仍低
5月末,大中型棕剛玉企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210.85億元,環比增加13.83億元,增幅為1.16%;應付賬款凈額為4509.77億元,環比增加50.18億元,增幅為1.13%;產成品占用資金為1943.51億元,環比減少15.95億元,降幅為0.81%。
從歷史數據來看,全國粗鋼日產量通常在二季度達到峰值,三季度開始走低。不過,由于棕剛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,而隨著上半年礦價大跌,鋼企盈利略有好轉,后期供給壓力仍然較大。2014年各省市對違規棕剛玉項目進行清理整頓,對不達標企業實施懲罰性電價、水價等差別價格政策,均有助于抑制產能擴張。不過,據不完全統計,2014年及以后國內在建、擬建高爐8700萬噸以上,預計煉鐵產能利用率回歸合理區間至少還需要3年以上。
3.棕剛玉行業資金緊缺狀態還將延續
2013年我國棕剛玉、船舶等產能過剩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增加較快,新增不良貸款分布則依然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等區域。為加強風險管理能力,2014年銀行對房地產、產能過剩行業信貸收緊,而二季度實施的定向降準對上述行業影響有限,導致棕剛玉產業鏈資金普遍緊張,企業采購多按需拿貨。2014年下半年,銀行業對高污染、高耗能,嚴重產能過剩行業仍將控制貸款,加上鐵礦融資渠道收窄,棕剛玉行業資金緊缺狀態還將延續。
(來源:)
棕剛玉
上一篇:棕剛玉價格決定行業走勢和發展仕途
下一篇:棕剛玉廠家在國內發展趨勢及市場概況